找到相关内容389篇,用时9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吴伯耀:〈从“生命实践”观点解读《论语》〉

    一定如何做或一定不如何做,一切皆依循合理恰当的原则做事。”  2.说明:  孔子认为一个君子抱持灵活权宜的处事态度,凡事只求合乎道义。孔子本身即具备此一修养,《论语?子》记载孔子具有四种处事态度“...生命?  六、《论语?子》子曰:“知者不惑,仁者不忧,勇者不惧。”  (一)、语译:  孔子说:“有智慧的人不会困惑,有仁德的人不会忧虑,有勇气的人不会畏惧。”  (二)、意义探析:  这一章孔子讲...

    吴伯耀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51671216.html
  • 茶与诗——文人生活对艺术的渗透

    喜古体。”元、白的“元和体”杂律诗风靡诗坛,为人递相仿效竞作,而白居易那些仿古体的“新乐府”,“时人能知者”(元稹《白氏长庆集序》)。何以中唐以后诗人冷落古体而偏亲律诗?因为律诗是近体、新体。律体虽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443071579.html
  • 元代临济禅系的弘传——从原妙到元长(1)

    于此,原妙便在岩西的石洞中营造一间小室,大约长一丈,宽五尺,榜以“死关”的匾额,在那里修行。这个石洞没有梯子无法进出,撤出梯子便与外缘断绝,即使其弟子也能瞻视。当时,原妙“绝给侍,屏服用,不澡身,不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15174086.html
  • 区域信仰的本土化与地方信仰的转型

    明清时 期就被陕南士人当作地方史上十分重要且值得纪念的场所记录下来:“黄牛塞山,在凤县东 北百十里。《通志》:宋吴将杨从义与金萨里大战于此。”[12]卷20   据称,在杨从义去世时,山南道从事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9015374432.html
  • 陶渊明

    其一),“少年人事,游好在六经”(《饮酒》其十六),便是那时生活的写照。他常说因家贫而不得不出仕谋生,这固然是实情,但也不能排除一般士人具有的那种想要建功立业的动机。“猛志逸四海,骞翮思远翥”(《杂诗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9015774439.html
  • 《那先比丘经》中的希腊和中国因素

    人身,生、死、过去,如水下流,前后相从,无有住持。”王言:“善哉!”[18]   试比较《论语·子》:“子在川上,曰:‘逝者如斯乎,不舍昼夜。’”[19]孔子的这句话后来凝缩为一条成语:逝者如斯。...

    张思齐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7265680134.html
  • 阿旃陀·巴米扬·吐鲁番与敦煌间的文化联系

    葱岭而抵浩罕(Khokand)、撒马儿(Samarkand)和布哈拉(Bokhara),继续西行即至谋夫(Merv),再穿过波斯、伊拉克而达地中海岸,最后舶至罗马和亚历山大城。[(2)b]   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6342480503.html
  • 台湾佛教四大道场的经营与转型── 佛光山、慈济、法鼓山、中台山

    万灵丹,连许多的政府单位过去都曾在经费和名义上,大力支持许多道场所举办的禅学活动,俨然把学禅视为改良社会风气及辅导少年犯的教育工具。其实这种作法原本无可厚非,但是教育单位在事后,很少作过效果评估,也能...

    江灿腾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7335781720.html
  • 弥陀本愿威神力(四十八愿) 浅注

      弥陀本愿威神力(四十八愿) 弥陀弟子·释中庆浅注   前言   《大集地藏十论经》云;“末法亿亿人修行,一得证。惟依念佛得度生死。”   念佛法门,依净土的三経一论所修。净土宗初祖,东晋时慧远初祖及所有莲友,一百二十三人同时往生,就是依无量寿経“发菩提心,一向专念。奉行六波罗密。”而成就往生极乐净土的。这就是净土宗二力之易捷的见证。也证实了念佛法门既方便且究竟之殊胜。“末法时期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7/06385885659.html
  • 三乘究竟与一乘究竟——兼论印顺导师由缘起性空论以证成“一乘究竟”的可能性

    更不堪任发心成佛。   以上所说,某种程度毋宁是接近上座部系说法,承认菩萨能兼而为声闻圣者。但无论如何,初期大乘经已逐渐在声闻圣位之外,另行建立了一套凡圣阶位理论,在这套理论中,菩萨从初发心到不退...

    释昭慧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9/06543490898.html